宠物中医(针灸)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学院首批立项建设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成员9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主要致力于宠物中医(针灸)技能技艺的传承与宠物中医临床一线人才培养。
一、建设思路
以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充分调动校内宠物中医相关技能性人才在宠物中医诊疗方面的技能推广、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积极性,结合学院“双高计划”建设需要,建立宠物中医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建设以山东牧院宠物医疗专业为依托载体,旨在提升宠物中医诊疗专业技能的认知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由具有宠物中医诊疗技艺的校内骨干教师领衔,通过老带新、示范作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师徒传承与“校企联动式”合作研发等培育途径,使其成为以宠物中医人才培养、技艺技能创新、技术推广与行业合作并可开展专业知识实操、课程资源建设的的教科研平台。
二、建设目标
1.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工作室以宠物中医相关课程为载体,探究、创新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与“校企联动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学生成为学而有用、学而会用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同时,工作室又以宠物中医相关的实训基地为依托,在实训基地的真实职业环境之中进行教学和实训,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工匠精神和技能,使宠物中医的专业实训教学与宠物中医师、宠物针灸师、宠物理疗师等工作岗位的有效衔接。
2.建立专科化双师型团队
通过带徒传艺、共同教研等方式培养团队的双师素质,在宠物中医诊疗的实境教学、生产实践过程中有目标的传、帮、带,帮助工作室其他成员成长,加快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青年技术技能骨干教师,逐步提高团队成员的宠物中医诊疗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技能,培育一批建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法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
3.提高技艺技能引进与创新能力
及时将宠物行企业的水、电、激光等理疗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引入工作室,使之与传统中兽医相结合,提升本工作室成员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同时,积极参与省级、市级和校级重点科技开发创新项目与相关课题申报,以产学研创深度融合提升团队的科技研发、技术服务与创新能力。
4.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环境
依托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宠物中医诊疗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中药、针灸、现代理疗技术的实训课程及教学资源库建设;同时,利用工作室的群集效应,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推进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发展。
5.实现知识技术推广与行业引领
总结宠物中医相关教学、科研、实践中的经验,推广针灸、中医、现代理疗等宠物中医相关科研所得的理论成果、实践技术及具有创新特色的生产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引领行业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宠物行业宠物中医诊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6.搭建校企双赢平台
工作室成员密切行业、区域合作,承担和参与行业性、区域性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将工作室建成校企合作的纽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切实实现校企共建,合作共赢。
三、建设内容
1. 开展宠物中医诊疗的技艺传承
中药与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常用方式,其中针灸于2010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操作的简易性与治疗效果的实效性已被宠物临床从业者所证明;另一方面,中药药性复杂,需根据情况开展辨证论治,而其理论基础的特异性与个体的独特性,随着西兽医治疗的局限性也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3年建设期内,以省级宠物针灸技术技能平台主持人任工作室负责人,聘请省内宠物中医诊疗能手与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组织专兼职教师开展宠物中医诊疗的理论及实践性研究,在行业内定期开展宠物中医技艺教学、技能比赛;成立宠物中医诊疗行业协会,收集整理校内外动物医院宠物中医诊疗临床病例资料,定期交流与探讨;依托各地区宠物行业协会力争每年两次培训临床一线从业者。
2.开展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中兽医作为实践性循证医学,来自于实践并服务于临床。因此,建设期内充分发挥工作室团队优势,立足宠物中医诊疗实践过程中的生产性技术难题,开发适用于宠物临床的光、电、水、磁疗等现代针灸技术创新与应用于宠物临床的中药方剂及剂型,开展与之相应的系列产品研发。探讨与之相关的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方法,并列入实践教学。以工作室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传承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
3建设期内,申请8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力争申请2项发明专利;同时,建立2类以上宠物疾病中医诊疗新标准或行业标准。
3.开展新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
宠物行业为朝阳产业,开展宠物中医诊疗是传统医学服务新产业的完美契合。工作室建设将围绕宠物新兴产业下宠物中医诊疗所需的新技术与新岗位等要求,发挥团队成员在宠物中医方面的领军作用,规范宠物中医诊疗操作、融入现代宠物诊疗新理念与新技术,使宠物中医这一绿色诊疗技法推广、传承;以潍坊、济南、青岛等地为试点,推广宠物中医诊疗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开展新技术技能的开发和应用。实施宠物中医名家的传帮带作用,提升教师技术技能创新能力。
3年建设期内,申报市级或完成以上宠物中医相关课题至少4项;发表宠物中医诊疗新技术新技能相关期刊论文至少6篇;建立宠物中医诊疗推广试点至少6个,每年开展宠物中医诊疗新技术研讨与培训至少2次。
4.开展实践教学资源开发
特聘宠物中医诊疗能手及行业专家参与校内外宠物中医诊疗实训室(基地)的规划建设,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力争研制出宠物专用的针灸理疗设备、中药方剂及中西兽医结合诊疗技术,提升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水平。
3年建设期内,建设虚拟仿真实训系统,2年内建设省级以上宠物中医诊疗相关MOOC资源1门,在已有的基础上充实、开发实习实训教学项目20~30项,实训素材增加50%;课程推行网络与现场等多元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依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平台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学生培养质量。
5.开展协同研修与创新
依托工作室,组织中、高职衔接宠物中医诊疗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宠物中医诊疗临床从业者专家能手的校际、校企参与的综合性团队,开展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不定期以驻依托单位研修、短期培训、网络授课、合作探研等形式广泛开展专业教师研修和临床从业者宠物中医诊疗技能传授活动,生成一批优质研修资源,示范引领校本研修模式,打造一批定期研修、常态合作的中高职、校企合作的研修团队,以促进实践教学、团队协作、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协同提升。
建设期内,每年至少开展2次中宠物中医诊疗技能提升研讨会,培养中宠物中医诊疗师至少50人次;校企、校际合作研发课题至少2项。